輕質保溫澆注料施工時需特別注意的三個地方
技術特性及應用編輯輕質澆注料是以鋁酸鹽水泥、高鋁細料、陶粒,外加若干添加劑配置而成,該產品具有體積輕,抗壓強度高,耐酸及酸性氣體腐蝕。隔熱、保溫、吸水率低等特點,施工簡便,是高溫下有耐堿腐蝕部位施工的最理想產品。和易性好,粘結力強,初凝時間和施工可操作時間長,強度增長快、抗滲性強、不需要酸化處理、易于保證砌體灰縫的密實飽滿,能顯著提高煙囪內襯壁的氣密性、整體性和內襯的防腐蝕能力,是高煙囪、高溫煙道和風道內襯的理想膠結材料,也可用于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行業的耐酸池、槽等耐酸工程。耐酸磚、耐酸膠泥及抹面料耐酸磚、耐酸膠泥及抹面料是我廠自行研制開發的適用于電站鍋爐煙囪及熱網管道保溫專用的耐火材料,它具有耐酸腐蝕、耐溫、耐熱穩定性、施工方便的特點。
一種由耐火物料加入一定量結合劑制成的粒狀和粉狀材料。具有較高流動性,適用于以澆注方式成型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同其他不定形耐火材料相比,結合劑和水分含量較高,流動性較好,故而不定型耐火材料應用范圍較廣,可根據使用條件對所用材質和結合劑加以選擇。既可直接澆注成襯體使用,又可用澆注或震實方法制成預制塊使用。
簡史 耐火澆注料是不定形耐火材料的主要品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以耐火澆注料作為鍋爐或石油生產設備的異型磚代用品使用,日本于1950年開始研究生產此類材料。20世紀50年代初期,蘇聯開始應用硅酸鹽水泥耐火澆注料。60年代以來,不定形耐火材料發展迅速,到90年代日、美、德等國家的不定形耐火材料產量已占耐火材料總產量的1/3以上,而耐火澆注料占不定形耐火材料的40%~50%。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開始應用硅酸鹽水泥耐火澆注料,當時稱為耐熱混凝土,主要用于700℃以下(有時700~1200℃)的熱工構筑物,1965~1975年普遍采用鋁酸鈣水泥和磷酸鹽耐火澆注料,當時稱為耐火混凝土,使用溫度提高到1400~1600℃,在此期間建設了產品生產基地,1976年初建立了產品標準,1976年以后,產品種類迅速增加,質量也逐步提高,80年代中期中國又開發了新一代耐火澆注料,包括低水泥、超低水泥和無水泥耐火澆注料,其質量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
||
輕質保溫澆注料 |
輕質保溫澆注料施工時需特別注意的三個地方
1、模板:輕質保溫澆注料施工用模板可用鋼材或者硬木版(五合板)制成,模板要有足夠強度,剛性好,不變形,不移位,不漏槳,剛模板要涂脫摸劑,木模板要涂防水劑,重復采用的模板要先清洗,再涂漆方可采用。檢查孔和清理孔要以膠合板作出規整的胎模。固定木模板的金屬拉筋每平米應多于4根并且拉筋應以錨固件為基本冷焊(也便是摸板的拉筋應冷焊在錨固件上)。
2、水灰比:攪動輕質保溫澆注料時的加水量要嚴格根據說明書操縱,不得超越限度,在保證施工性能的前提下,加水量宜少不宜多。
3、攪拌:輕質保溫澆注料的攪拌時間應不少于5分鐘(以說明書的要求為準),操作時要以強制式攪拌機。攪拌時宜先干混攪拌,再加入80%用量的水攪拌,而后視其干濕程度,慢慢加入殘余的水繼續攪拌,直到能適合施工操作為止。攪拌輕質保溫澆注料前先把攪拌機清洗干凈。
輕質磚砂耐火澆注料用的生鐵、耐火粉料和輕骨料,其品種和用量的不一樣,性能也不一樣;摻加減水劑的澆注料,用水量下降和強度提高,是顯著的;摻入容重小的外加物,能降低澆注料的體積密度、增加其隔熱性能,但強度成倍的下降,而且其用量越多越卓著。從而,應根據熱工窯爐的使用情況和澆注料的使用部位,合理的配制及選用輕質磚砂耐火澆注料,以達到窯爐的長壽和節能的目標。